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任建国:再寻桃花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6 22:07:00    

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借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的线索,向世人描绘出文字版的“世外桃源”后,图像追寻的绘画线索便从未停止。历代画家笔下的经典作品,构成了千年来桃源踪迹的不断续写。

4月26日,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主办,犍陀罗研究院和法国无极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协办“再寻桃花源——任建国中国画作品展·上海站”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启幕。

作为再寻“桃花源系列”江南巡展的一部分,杭州站也将紧随其后,于4月27日在浙江博物馆揭幕。沪杭两地以230余件作品系统勾勒旅澳知名艺术家任建国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画创作,呈现其在水墨语境中持续追寻的自我对话与桃源理想。策展人由王萌担任,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免费向公众开放。

展览现场

中国心、水墨情

本次巡回展依次通过“记忆重启”、“乘物游心”、“云海听风”、“桃花依旧”和“自有我在”五个单元,展现任建国对桃花源这一经典母题在“古意”与“今趣”之间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作轨迹。其中,上海站共展出任建国创作的近60幅画作以及40幅速写。

代表巨作《云谷风》悬挂于0 米层21号展厅门口,吸引观众驻足。踏入展厅,“记忆重启”单元的工笔画便将观众的视线带回上世纪80年代初,那是任建国创作生涯的起点,也是一个新中国美术承前启后的时期。1978年中国恢复高考,中央美术学院迎来了时隔十年的首次招生,在上万名考生中任建国脱颖而出,成为央美国画系13位本科生之一。他受教于李可染、蒋兆和、李苦禅、叶浅予等美术名家,从此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艺术旅程。

1980年,求学期间的任建国便以独特的视角创作了《到底谁是敌人》,他跳出脸谱化表达,以绘画形式正面表现战争中的国军士兵抗日形象。这幅作品在“第二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上获得中国画三等奖。展览同期获奖的还有罗中立成名作《父亲》。正是从这批齐头并进的青年画家开始,美术之“道”以更加丰富多元的形式破土而出。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任建国在校期间一共有26 件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收藏。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女画家协会徐涟点评,“再寻桃花源”是任建国出走半生,归来仍是“中国心、水墨情”的精神写照。

任建国作品

此乡即是桃源

上世纪80年代初,任建国以敏锐的时代洞察力捕捉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时代新风。他极具前瞻性地将目光投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尤其关注城市和乡村生活中人的世态与情态,定格了80 年代初春风吹拂神州大地后,中国人民蓬勃向上、蒸蒸日上的景象,因此成为最早用工笔重彩描摹全新风貌的国画家之一。这批作品放在了展览的第一单元,为上海展览定下基调。

例如,创作于1985年的《我们开的饭店》取材于任建国毕业创作时在川西的采风之旅,在这件工笔重彩的写实画面中,青年饭店里的人们安闲用餐,脸上洋溢着悠然自得的神情。温和透明的色调,错落有致的碟碗,让人在40年后的今天还能真切感受川西基层生活的烟火气。如实描绘的菜单价目,透露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朝气与生活美学,这些中国西部乡村的菜品价目,为时代留下了文献痕迹。

记忆中采风的真切体验与情感温度成为任建国此后创作的灵感来源之一,此次巡展中的《冬去春又来》系列同样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画面,描绘了改革开放后四川凉山地区农民生活的全新图景。横向展开的构图被熙熙攘攘的人群赶集场景占据,画面充满了笔、线的变化,浓淡穿插,人物形态放笔直取,作为轮廓的笔线粗放而富于狂草感,色墨填肉让轮廓中的质感配合着人物的面部神情和姿态动作,人物的肢体语言在简括的造型中显得异常生动。

桃源不在别处,此乡即是桃源。正是凭借对时代风貌精准把握的功底,任建国成了当时为何士光短篇小说《种苞谷的老人》配画的不二人选,他以组画形式定格种苞谷的老人与父老乡亲围坐畅谈、在田园中挥锄劳作、在草屋的静谧生活等美好瞬间,展现了那个时代农民包产到户后的幸福与希望。目前,《我们开的饭店》与《种苞谷的老人》系列都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在任建国的画中,那些现实世界风俗人情的切片,粗粝且生动。这种富于人文主义的关切视角和细腻笔触贯穿起他笔下的田园牧歌和城市街景,也真实地记录着时代脉搏的跳动。

展览现场

新语境,新写意

尽管经历了旅居、游历、返乡,近半个世纪的岁月流转,时空变迁,但桃花源始终是他不变的精神核心,也是他看待现实世界的独特滤镜。

任建国不仅将古老的桃花源母题引向当代,将写意的“即兴游心”与抽象表现的“自动主义”融合,带来了一种“新写意”的笔墨风格;同时也将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与桃源精神的追求,借由他的画笔,向西方世界娓娓道来。他的多幅作品被海外机构收藏,例如2023年,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收藏了他的《南谷秋来凉风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则收藏了他的《暖风知我乐》。这些作品跨越文化与地域的界限,让更多西方观众得以窥见那份源自东方的诗意栖居与心灵归宿的理想境界。

任建国作品

在上海站展览的终章,任建国以速写作品作为收官的点睛之笔。四十幅采风于北京、阳朔、黄山、昆士兰州等地的速写,整齐地铺陈于同一面白墙之上。这些作品不仅记录了任建国近年来在海内外不同城市的笔耕不辍,更留下了对新一代艺术创作的深刻诘问:如何用眼睛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光与影?如何用笔触描绘出内心的所思所感?

在安徽宏村,他曾目睹一些采风的学生对着手机拍摄的照片速写。在他看来,这种机械的绘画记录缺乏灵魂。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不仅要在点、线、面之间勾勒眼前的景致,更要融入那些同样转瞬即逝的感受。既是写景,也是画心。

开幕式上,任建国向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捐赠了两件大型作品《暖风》《山外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党委书记王一川代表馆方接受捐赠。王一川说: “任建国的创作实践是中国画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探索,既展现了其与海派艺术类似的兼容并蓄特质,又开创性地将传统笔墨与当代审美完美融合。”

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陈翔表示:“在任先生的绘画世界里,桃花源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身边,融入在日常生活之中。”

正在创作的任建国

原标题:《海上春暖 | 任建国:再寻桃花源》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李君娜

相关文章:

任建国:再寻桃花源04-26

2025年上海空间信息大会举行 重大项目集中签约04-26

凌晨确认死亡!前一天还在上海小区出现,居民胆战心惊…最新:今天凌晨已确认死亡!紧急提醒→04-26

2025年度“新视界新南阳”优秀短视频第二期征集进行中 用短视频记录城市光影04-25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印发04-21

乾坤万里眼 时序百年心——观秦树明的自然派艺术04-19

百名“小工匠”,“复刻”闽南古厝之美04-18

五一假期铁路出行 北京武汉等地很热门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