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繁育国内首例体细胞克隆延边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10:00    

2头体细胞克隆延边牛。学校供图

本报讯(记者 刘少利 尹长俊 通讯员 丁雷)近日,由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吕文发教授主持的“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要农业反刍动物珍稀濒危种质资源的抢救性保护”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头体细胞克隆延边牛在安徽亳州繁育成功。这标志着我国地方黄牛种质资源保护与高效繁育技术取得重要突破,为濒危畜种保护提供了创新样本。

项目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筛选优质胚胎进行移植。通过精细化孕期监测,首次实现克隆牛全周期健康管理:一个月内8头牛检测到羊水,100天后3头牛维持妊娠,最终2头牛健康诞生。相较于传统克隆技术,团队创新优化了胚胎培养条件及受体牛围产期护理方案,显著提升克隆胚胎着床率与存活率,为大规模克隆应用奠定基础,也为进一步开展克隆牛机制研究提供材料。该成果得到了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崖州湾国家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徽科技学院以及延边东兴种牛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级延边牛保种场和亳州市谯城区兴亚养殖场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延边牛是我国五大地方良种之一,以肉质鲜美、性能优异著称,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和经济价值。然而,其繁殖效率低、种源稀缺,传统活体保种方式面临种群近交衰退风险和地域局限等挑战。此次克隆牛的成功诞生,意味着可尝试在安徽建立延边牛的异地种群,为延边牛的保护体系增添了“原位保种场+异地克隆中心”的创新模式,为其他地方品种的保护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14日 第04版

作者:记者 刘少利 尹长俊 通讯员 丁雷

相关文章:

48名香港师生赴山东开展“新质探源之旅”07-17

国家消防救援局:火灾死亡统计时限延至30天 轻微火灾纳入统计分类07-17

廉凤国,被查07-16

巴西:退信,反制!07-11

杨成:全球南方多在做这件事,构建本国复兴叙事 | 讲堂176-4①07-02

国家卫生健康委:多举措深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06-30

“苏超”火爆出圈!国家发改委:将出台政策支持群众性赛事活动06-27

河口:践行“两山”理念二十载 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斐然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