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8月16日讯(通讯员 刘龙飞 张炜 洪源)自今年3月5日进驻塞拉利昂以来,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医疗队已完成超过10000人次的诊疗工作,其中包括近100台高难度外科手术及100余人次的紧急抢救。在8月19日中国医师节来临之际,队员们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在困境中筑牢医疗防线
初到塞拉利昂,医疗队便面临多重考验:中塞友好医院部分药品短缺,科室设备老化,水源依赖水井且水塔漏水,停电频发需自行发电等。面对困境,队员们不等不靠,在完成水电气交接后分组行动,快速熟悉制水、发电、购油买气流程,修补水塔,学习发电机维修。
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医疗队还改造了华人诊室,用储物架分类存放药品,建立“药品动态清单”制度,每周梳理库存优先保障急救与慢性病用药,同时申请国内支援、自行补充抗疟药等紧缺物资;同时自备应急电源与制氧设备,确保手术、重症监护等关键环节不受停电影响。
留下“带不走”的医疗力量
为提升塞拉利昂本土医疗能力,医疗队将“传帮带”融入日常,全力培育本土医护力量。

医疗队在为中铁七局集团驻塞拉利昂有限公司进行义诊活动
队员们结合中医义诊、世界疟疾日、世界高血压日等,开展多场心肺复苏急救技能培训,覆盖当地医护100余人次。还编写《疟疾及猴痘防治及诊疗规范》《高血压疾病预防及管理》宣传册,简化流程方便当地医护人员使用;同时捐赠药品与器械,协助医院完善科室管理制度,规范手术消毒隔离与药品管理,建立“病例讨论”制度,每月开展1-2次疑难病例分析。
用专业守护生命健康

医疗队在为一位股骨陈旧性骨折并严重骨质疏松的塞方妇女进行手术。
立足中塞友好医院,医疗队聚焦当地高发疾病与诊疗痛点,用技术破解难题。内科团队针对疟疾、伤寒、高血压等疾病优化诊疗流程,成功救治脑型疟疾、失血性休克、心肌梗死、新生儿窒息、毒蜂严重蜇伤等数例危重症患者。
外科团队在设备有限的情况下,开展肿瘤切除术、骨折复位固定术等多台手术,术后随访恢复良好。此外,医疗队实行24小时急诊轮值,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累计处理交通事故、突发疾病等急诊病例多起。

心内科专家在为福利院的孩子进行体格检查。
除了临床诊疗与培训,医疗队主动走进当地社区、矿山,用行动传递中国温暖。他们前往偏远地区及社区,开展多场义诊活动,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免费诊疗和爱心捐赠;医师节前夕,队员们走进医院周边儿童福利院,为他们捐赠大米,并进行内科、外科、眼科等专科检查,还为他们进行免费的中医治疗。
尽管语言不通,当地老人与孩子仍用生硬的中文说“中国医生,谢谢你们!”这份认可成为队员们最珍贵的医师节礼物。
相关文章:
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中国第26批援塞医疗队完成逾万人次诊疗08-16
医师眼中的医师法08-15
谨防受骗!中国稀土集团严正声明08-12
一场文化与青春的交融之旅08-11
着力建设便捷高效的智慧城市(新时代画卷)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