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日,“龚馆问箫——文人精神与江南洞箫艺术的当代对话”主题活动在杭州龚自珍纪念馆举行。此次活动由上城区文保中心联合上城区图书馆、上城区社区学院、钱塘箫社等多家文化单位,邀请了数十位文化艺术界代表、非遗传承人及市民代表参与,通过讲座、演奏、授牌等形式,追溯清代文豪龚自珍“剑气箫心”的精神内涵。

活动现场,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高甬春为纪念馆题写“龚馆问箫”四字。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戴燕以《怨去吹箫,狂来说剑,两样销魂味》为主题,向与会嘉宾解析龚自珍诗词中“剑”与“箫”的象征意义,强调其刚柔并济的文人精神。

钱塘箫社社员现场演奏《己亥杂诗》改编的洞箫曲目,以传统音乐重现诗词意境。

为加强非遗保护,钱塘箫社社长沈英彪向龚自珍纪念馆授予“江南洞箫艺术非遗传习基地”铭牌;上城区图书馆及社区学院向纪念馆捐赠珍本诗集与龚自珍主题书画。

“这些书画充实了纪念馆,让纪念馆化作立体的文化磁场。”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诗、书、画、乐在此交融,重现了文人‘左琴右书’的精神生活图景。”

龚自珍纪念馆馆长姚倩表示,龚自珍不仅是历史人物,更是杭州的文化名片。作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其诗词中“剑”与“箫”的意象频繁出现,象征着文人刚柔并济的精神追求。馆方希望通过此类活动,让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先贤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未来,龚自珍纪念馆将与钱塘箫社紧密合作、开设公益课堂,让洞箫艺术与龚自珍精神同频共振。
相关文章:
佛山三件“国大师”作品亮相“胜利与和平”主题陶瓷艺术展09-09
湖南文旅推2025“湘超”文旅系列配套活动 将持续至12月09-08
9月27日四川“定制版”NBA聚星名人赛将在成都举行09-07
“国社之镜•世纪光影之人民必胜”艺术展安徽展即将开展09-07
上合峰会世界观|阿塞拜疆总统外事助理:“上海精神”体现可持续发展、对进步与繁荣的追求08-31
深圳坪山:传承东纵精神 续写时代新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