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21日文章,原题:中国如何戒除石油瘾,并削弱美国的压力点 副题:中国政府为了国家安全,提升国内石油生产和发展电动汽车产业 中国长期以来一直担心,美国及其盟友可能会通过切断外国石油供应来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因此,中国投入了数千亿美元,一方面重振国内石油生产,另一方面快速打造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产业,力求摆脱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在中国各地,耗油量大的出租车正被本土设计和生产的电动汽车所取代。去年,中国销售的乘用车中超过四成是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此同时,中国国有石油企业中国石油去年公布的资本支出约为380亿美元,几乎与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的总和相当。
2013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净进口国。当时,中国对外国原油的依赖看似疯狂增长——在那之前的十年里,中国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量的一半左右。这让中国意识到,需要一场能源“革命”来保障国家安全。北京方面警惕过度依赖中东石油,因为这种依赖已让美国在数十年间卷入该地区的冲突之中。
于是,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开始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旨在推动其尚处萌芽阶段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电动汽车不仅有助于大幅削减石油需求,还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契机:在历经多年努力却仍难以在内燃机生产领域完全赶上美国及其他国家的汽车制造商之后,得以实现超越。
随着电动汽车销量的激增,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企业建设公共充电接口的补贴力度。同时,政府还要求新建公寓楼配备相关基础设施,方便居民自行安装充电桩。截至今年5月,中国的充电接口数量已超过1440万台。相比之下,美国的公共和私人充电桩约有23万个。此外,美国可能还有数十万个私人住宅充电桩,这些很难统计。
在上海,当地政府为电动汽车购买者提供免费的绿色车牌。城市将柴油动力公交车替换为电动公交车。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城市公交车超过80%为纯电动或混合动力。
中国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今年3月公布,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超过700亿元人民币。如今,宁德时代及其竞争对手比亚迪均表示,正是得益于研发投入,两家公司都已研发出能在短短5分钟内为汽车完成充电的技术。
如今,中国的电动汽车工厂已成为其制造实力的象征。在距离特斯拉上海工厂不到200公里远的地方,中国一家汽车制造商已实现了焊接等整个生产流程的自动化,由800多台机器人完成作业。该汽车制造商的一款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达约700公里,比美国电动汽车的平均续航里程多出约300公里。最近在一家展厅内,一名销售人员通过语音激活了驾驶座上内置的按摩功能,同时,这款车的一款应用程序在屏幕上播放中国经典卡拉OK歌曲。
据英国市场调研公司奥姆迪亚的数据,与中国相比,在美国,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销售增长速度较为缓慢:从2022年初占轻型汽车销量的12%,到去年年底升至20%。但一些经销商仓库里电动汽车的高库存表明,美国的市场需求存在上限。与此同时,美国国会正在取消电动汽车购买税收抵免,以便为其他优先事项节省资金。(作者布莱恩·斯佩格勒,肖攀译)
相关文章:
国际观察丨相向而行 继往开来——中欧人士解读中欧关系经验启示07-23
特朗普称美日达成贸易协议,外交部回应07-23
石破茂将辞职07-23
美媒: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为何领先07-23
从田间到餐桌,麦当劳、百胜中国、星巴克等巨头分享“共赢密码”→07-21
三种颜色,解码机遇中国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