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海清智元隐忧:盈利质量承压,扩产、补流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IPO观察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14:57:00    

近期,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清智元”)提交了招股说明书,拟港交所IPO上市。

笔者注意到,海清智元的业绩表现对单一产品存在极强依赖性,多光谱AI产品每年贡献的营收占比超90%,产品结构高度单一的特征显著。值得关注的是,依托该产品的持续发力,公司业绩呈现明显改善,自2024财年起成功实现扭亏为盈,但需要明确的是,这种账面盈利的改善并未同步转化为健康的现金流,公司经营性现金长期处于净流出状态,凸显出盈利质量不佳的问题。

在募投项目规划中,海清智元此次IPO募资涵盖6大方向,但其中扩产与补充营运资金两个方向的合理性存在明显争议。从扩产来看,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呈现剧烈的“过山车”式波动:2022财年为31%,2023财年下滑至24%,2024财年骤增至87%,2025财年1-3月又暴跌至36%。这种大幅起落直接反映出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缺乏稳定性,而2025年初仅36%的利用率,更是清晰暴露了当前产能尚未被充分消化的现状。在此背景下,公司仍计划通过募资大举扩产,其背后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显然需要更充分的解释。

再看补充营运资金的合理性,同样值得推敲。海清智元的IPO申请于2025年8月被港交所受理,而在受理前夕,公司刚完成多轮密集融资:2024年10月、12月及2025年7月,累计获得1.2亿元资金注入。在短期内已获得大额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公司仍计划通过IPO募资补充营运资金,这一安排难免引发市场对其资金需求真实性的疑问,其融资规划的合理性亟待进一步说明。

盈利质量差

海清智元是一家中国领先的多光谱AI技术企业,公司主要提供能够探测人眼可见及不可见的物理信息的产品及服务。

从产品上看,海清智元主要拥有多光谱AI以及其他,其中多光谱AI是公司最核心的创收来源,在营业收入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报告期内,该产品产生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0322.8万元、11170.7万元、47424.8万元、8000.5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0.4%、95.4%、90.8%、97.1%,始终维持在90%以上,清晰反映出公司对该产品的高度依赖。

受益于多光谱AI产品的持续发力,海清智元在报告期内的业绩呈现明显改善,2022财年-2024财年和2025财年1-3月(下称“报告期”),海清智元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474.1万元、11706.3万元、52256.8万元、8242万元,年内溢利分别为-493万元、-1841.3万元、4041.2万元、1414.4万元,可见,自2024年财年起,海清智元成功扭亏为盈。

尽管海清智元的业绩已实现扭亏为盈,但盈利质量长期处于不佳状态。报告期内,海清智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306.1万元、6957.1万元、-649.1万元、-6358.9万元,可见,除了2023财年海清智元能在经营上赚到现金之外,其余时间段的内均是净流出,三年及一期合计净流出了1357万元。

对此,海清智元表示,倘公司日后继续录得经营现金流出净额,公司的营运资金或会受到限制, 从而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以及倘公司未能及时及按合理条款获得足够资金,或根本无法获得资金,公司将违反付款责任,并可能无法扩展业务。因此,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扩产、补流合理性生疑

从募投项目规划来看,海清智元此次港股IPO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五大方向,如增强研发能力及加大产品开发投入、扩大产能、战略性投资及╱或收购、加大业务扩张力度及加速全球市场渗透、补充营运资金,具体情况如下:

不过,其中扩产及补充营运资金的合理性,存在明显值得商榷之处。

先看扩产方面,现有产能利用状况与扩产计划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海清智元目前拥有深圳、浙江、东莞三大生产基地,其中东莞基地已终止运营,浙江基地于2025年4月才启动,这意味着报告期内公司生产主要依赖深圳基地。而深圳基地的产能利用率呈现剧烈波动:2022财年为31%,2023财年下滑至24%,2024财年骤增至87%,2025财年1-3月又暴跌至36%。这种“过山车”式的波动,反映出其产能与市场需求的匹配稳定性不足。

尽管2024财年产能利用率曾达到87%,但2025年初仅36%的利用率,直接暴露了当前产能尚未被充分消化的现状。在核心生产基地产能利用效率波动剧烈且近期处于低位的背景下,公司仍计划通过募资大举扩产,其必要性与合理性显然需要更充分的解释。

再看补充营运资金的必要性,其合理性同样存疑。据悉,海清智元提交的IPO申请于2025年8月被港交所受理,而在受理前夕,公司刚完成多轮融资:2025年7月18日,值得九号以412.2元/股的价格向其增资5000万元;2024年10月及12月,公司还先后完成C轮与C+轮融资,合计获资7000万元,其中C轮融资的最后付款日期为2025年6月。这意味着,在IPO申报前的短期内,海清智元已累计获得1.2亿元资金注入。在刚获得大额融资的背景下,公司仍计划通过IPO募资补充营运资金,这一安排的合理性引人深思。(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

相关文章:

200元保费换4.8万元保障——“关爱女性安康惠民保”为女性撑起健康保护伞08-19

海清智元隐忧:盈利质量承压,扩产、补流募投项目合理性存疑|IPO观察08-19

或套现4.9亿元,奥赛康又遭大股东拟减持,年内股价大涨超107%08-18

西南油气田累产天然气突破7000亿立方米08-16

一乳企上半年营收约3.80亿元,同比增长6.47%08-15

还没倒闭?罗马仕宣布重启招聘:月薪最高3万元!08-12

9月起,这些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财政贴息→08-12

事关学前教育资金,官方发文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