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发布我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今年,我市将坚持“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的总体要求,围绕“一个中心、三个重点、五个确保”防汛总目标和抗旱保民生基本任务,强化预防准备,夯实工作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
我市将加强党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各级党委责任,明确重要建筑、基础设施、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的防汛主体责任。
此外,我市将优化防汛抗旱工作机制,完善年度工作方案,以及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值班值守、抢险救援等协调机制,重点落实涉铁水利安全度汛、洪涝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强降水“31”风险预警应对等措施。各级防减救灾机构将定期开展实战演练,通过无脚本演练检验预案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气象部门将加强短历时临近预报服务,水文部门将做好超警洪水预报和防汛抗旱“3310”水文情势预报服务。在灾害来临前,严格落实“四个明确”要求,确保受威胁群众应转尽转,并强化重点部位和流动人员的避险措施。
各级防减救灾机构和相关部门将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加强洪涝险情灾情信息报送。洪涝突发险情灾情紧急信息必须在事发30分钟内电话报告,在事发2小时内书面报告事件发生及处置的具体情况;重特大灾害必须在事发后30分钟内电话或书面报告,电话报告的必须在30分钟内报送书面信息;较大灾害每日至少续报一次,重特大灾害每日至少续报两次。
水利部门健全防洪、排涝、抗旱工程联合调度机制,采取“拦、分、蓄、滞、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工程减灾效益。针对高风险区域,提前部署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灾情发生时快速响应。
灾害发生后,我市将按照“十有”标准(有标识、有饭吃、有水喝、有床睡觉、有物资、有地方洗澡、有医护人员、有秩序、有台账、有心理疏导)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在抗旱方面,我市将科学研判旱情,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加强雨洪资源利用和应急水源调度,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通过水库增蓄等方式,保障城乡居民用水和粮食生产安全。
水利、城管执法等部门将加快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推进流域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实施排水管网改造、泵站能力提升、积水点整治等工程,确保汛前完成水毁工程修复。
同时,我市将全面清查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在灾害易发地区配备卫星电话、救生衣、应急照明等设备,并在险工险段就近储备砂石、编织袋等抢险物资。
相关文章:
拘留!西藏芒康县查处一起网络谣言04-02
无人机、智能救生圈、智能救生担架……科技装备助力应急救援04-02
国家发展改革委:严厉打击有偿信用修复乱象04-02
南昌防汛抗旱工作要点发布04-02
荣耀终端取得一种数据收集方法、终端、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专利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