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薇】京东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工业)即将第三次冲击港股IPO。4月初,京东工业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
京东工业是京东集团旗下的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企业,主要服务制造业、能源业等工业供应链企业采购需求。相较于电商平台在消费品领域极高的渗透率,国内工业供应链市场集中度较低,2024年,京东工业平台交易额288亿元居行业第一,但市占率仅4.1%。

国内工业品采购服务头部参与者
在京东集团体系中,京东工业具有非常强的B端属性,其客户主要为工业供应链上的各类参与者,收入主要来自商品收入以及服务收入。
其中,商品收入主要来自工业品销售,即向客户销售MRO产品(非生产原料性质的工业用品)及BOM(生产物料)产品。服务收入主要来自提供交易平台、广告和技术等服务的收入。
相对于消费品,国内工业供应链市场在供需两端高度分散,商品参数非标,导致工业供应链成本高、效率低、采购透明度低。不过,工业供应链数字化转型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灼识咨询的资料显示,中国工业供应链市场的数字化渗透率在2024年仅为6.2%,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8.2%。
受益于市场需求的增长,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营收分别为141亿元、173亿元和20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0.1%。净利润方面,2022年京东工业净亏损13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2024年盈利7.6亿元。

不过,目前国内工业供应链市场集中度较低,按2024年国内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的交易额计算,京东工业虽然以288亿元交易额为行业第一,但市占率仅4.1%。
但这并不妨碍工业品采购领域竞争激烈。京东工业不仅要面临1688工业品等传统电商深入工业品采购市场,还需要面对易工品等传统工业企业转型的工业品互联网采购平台,以及米思米等国外的工业品互联网采购平台的竞争。前者的优势在于流量,而后者的优势则是他们对工业行业有深厚的理解,更容易把握B端客户需求,以及具备丰富的供应商资源。
“拓品增商”依然是京东工业重点
京东工业也在积极补短板,目前其将拓展商品品类、增加入驻商户,作为当下重点发力方向之一。京东工业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进一步增强工业供应链能力以及跨地域的业务扩张,还包括潜在战略投资或收购。
2024年京东工业面向个人防护、电动工具、安全器具、安防监控等60个类目开展招商,今年以来,激光雕刻机、工业无人机、智能叉车、高端仪表等也是扩充的重点。
此外,国际业务也是京东工业未来重心。京东工业国际业务的标准库与国内是打通的,京东工业国际业务已为超百家中资企业提供伴随式出海服务,覆盖墨西哥、印度尼西亚、匈牙利、泰国等国家。除此之外,京东工业为跨国企业做供应链采购、仓管等全托管服务。
京东工业上市之路也非常曲折。2014年京东集团上市后,公司就开始分拆成熟业务。2020年12月、2021年5月,京东健康、京东物流先后在港交所上市。
2017年7月,京东工业开始作为京东集团独立业务单元运营,2020年8月公司获得由纪源资本、红杉中国等领投的2.3亿美元A轮融资;2023年3月完成由阿布扎比主权基金等领投的3亿美元B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67亿美元。
责编:李文玉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相关文章:
核心产品不振 康缘药业承压04-08
华丰股份收盘下跌7.08%,滚动市盈率34.16倍,总市值35.01亿元04-07
京东工业,三“闯”港交所04-07
LG电子一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5.7%04-07
百川能源质押触发鹰眼“风险”评级 盈利质量有待提升04-07
乌鲁木齐追高逐新增动能04-07
深圳坪山:AI+制造,让工业更智慧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