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燕南 上海报道
4月23日,上海车展正式拉开帷幕。在这场全球汽车产业的“风向标”展会上,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首发;一汽大众的全新揽境、大众品牌全球首款CMP平台纯电概念车ID.AURA、全新一代奥迪Q5L吸足了眼球;全新梅赛德斯 - AMG GT 63 4MATIC + 在国内上市;纯电长轴距 CLA、Vision V 概念车全球首秀;新宾利飞驰雅度版、欧陆 GT 雅度版及欧陆 GT 敞篷雅度版全球首次公开亮相……
在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以宝马、奔驰、奥迪、日产、丰田为代表的跨国车企,通过首发本土化产品、公布重磅投资计划,传递了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贝瑞德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届上海车展对大众在华发展意义非凡,到 2027 年将推出约 20 款电动化车型。” 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强调,中国是战略要地,奔驰将携手伙伴优化研发生产布局,面向全球推出创新产品。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亦指出,中国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扮演关键角色。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会主席康林松表示,中国市场对奔驰集团具有战略意义。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参加上海车展,面向的是全球、投资的是未来,将携手合作伙伴持续优化研发生产布局,面向全球市场推出更多创新产品。
事实上,中国作为全球的创新中心,成为跨国车企不可忽视的“战场”。齐普策表示,“中国市场在宝马全球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彰显,并在新世代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从巨幕座舱到双平台 本土化创新再升级
今年的宝马展台非常特殊,将“巨幕影院”版的BMW新世代超感智能座舱搬上了舞台。观众可以近距离、沉浸式在宝马展台感受革命性的人机交互体验,体验科技如何服务驾驶本能。
从BMW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带来的智能驾控技术,到首创BMW新世代智能超感座舱和全新BMW新世代操作系统X驱动的人机交互创新,宝马集团以前沿科技演绎电动化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这些全新车型和新科技展示,体现出宝马正携手中国力量,全面应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创新技术,凭借数字化加持的全新人机交互和智能驾驶乐趣,将“中国速度”转化为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动力。
目前,梅赛德斯-奔驰也在加快“中国速度”,梅赛德斯-奔驰大中华区负责人佟欧福表示,全新纯电长轴距CLA车型以“中国速度”融合智能科技、能效标杆与安全标准,成为本土化产品典范。北京奔驰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表示,奔驰不仅以“中国速度”拥抱创新变革,更以“奔驰标准”坚守品牌内核,今年一季度蝉联中国豪华车双料冠军(整体销量及百万级豪车市场),印证了“奔驰标准”与创新变革的协同效应。
据了解,梅赛德斯-奔驰携旗下全品牌28款车型闪耀亮相2025上海车展。车展期间,VAN.EA纯电架构平台前瞻之作梅赛德斯-奔驰VisionV概念车、“史上最智能的梅赛德斯-奔驰”全新梅赛德斯-奔驰纯电长轴距CLA两款重磅车型迎来全球首秀。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带来线控转向等创新技术,并积极推动固态电池的量产落地。
康林松表示,VisionV概念车开创性地融合豪华、舒适与空间优势,将推出VLE/VLS等豪华MPV序列,并在福建奔驰投产。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勇还指出,北京奔驰成立20周年之际,该基地已成为奔驰全球最大乘用车生产中心,福建奔驰还将量产基于VAN.EA平台的纯电豪华MPV。
奥迪则全面展示其作为豪华汽车的技术底蕴与创新实力——基于PPC豪华燃油平台打造的全新奥迪Q5L迎来全球首秀、一汽奥迪A5L首次解密内饰设计;基于PPE豪华纯电平台打造的奥迪A6L e-tron完成车展首秀,奥迪Q6L e-tron、Q6L Sportback e-tron更是联袂登场,展示奥迪品牌智能科技高度。
当价格战硝烟弥漫车市,一汽-大众选择以更硬核的姿态直面竞争。记者注意到,首个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CMP平台新能源概念车(全球首款大众CMP平台概念车)重磅发布。这款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A级纯电轿车搭载全新CEA电子架构,代表了大众品牌当前全球最领先的技术,展现德系工艺与中国智造的深度融合,更能满足中国年轻消费者对智能产品的期待。
丰田也全面展示电动化、智能化成果,积极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在中国,丰田导入福祉车、运动品牌GR、自动驾驶车型等产品与服务,为不同需求消费者提供多场景解决方案,体现丰田对中国消费者多元化生活方式的理解与尊重。
与此同时,日系车企也在积极转型,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国市场之中。
作为日系车的代表之一,在本届上海车展上,日产展示了在华转型的重要成果。日产全球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皮卡——Frontier Pro PHEV迎来全球首秀。据了解,Frontier Pro PHEV作为日产首款在中国设计、研发和生产的全球皮卡车型,由郑州日产中日研发团队共同打造,是郑州日产“全球多元越野平台”推出的首款全球化车型;它融合了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最新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全场景电混科技”,更集成了日产全球和郑州日产数十年的皮卡经验。Frontier Pro PHEV的推出,不仅重新定义了皮卡的价值边界,也将驱动郑州日产加快向“越野化、新能源化、国际化”迈进。
坚定“在中国 向全球”战略 用 “中国大脑” 驱动电动战略
根据相关数据,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 1000 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 50% 以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焦点,跨国车企深知,唯有通过本土化战略、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研发速度,才能有望进一步提升其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
事实上,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品牌之一,日产汽车正以“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的战略承诺,正式宣告技术日产在电驱化、智能化时代的向新出发。
日产中国管理委员会主席、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马智欣(Stephen Ma)对记者表示:“今年,日产汽车启动了新的全球战略,制定全球各区域市场策略、根据市场需求打造产品组合,加强与本土伙伴合作。在与全球战略保持高度协同的同时,日产汽车也迅速洞察到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早在两年前就与本土合作伙伴东风集团启动了‘在中国、为中国、向全球’战略,并将此作为行动纲领。日产汽车进一步强化其研发能力,投放更多新能源车型,力求年内实现出口的重大突破,并全方位诠释‘尽兴由NI’的品牌主张。”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有很多车企放缓电动化节奏,却没有影响大众集团在高度竞争的中国市场的投入。在“豪掷”近百亿欧元后,2025 年,大众集团迈入战略成果的交付阶段。
“我们坚定推进‘在中国、为中国’战略。伴随全新AUDI品牌和大众汽车品牌在本土开发、专为中国客户打造的新车型,我们在本届上海车展将正式开启战略成果的‘交付模式’。”贝瑞德对外释放了大众汽车集团智能电动产品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大众汽车集团针对中国市场电动智能网联项目投资近百亿欧元。
正如康林松所言:“中国汇聚着最年轻的客户群体和最丰富的创新集群。”在这场“全球汽车向东看”的浪潮中,上海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汽车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跃迁。而跨国车企的深度参与,不仅为中国市场注入新动能,更通过“在中国,为全球”的战略,为全球汽车产业贡献中国方案。
目前,宝马与中国伙伴的合作也进入了新阶段。齐普策指出,人工智能是未来双方合作的关键领域之一。他表示:“我们正深化与中国领军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度融合云端交互能力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个性化体验。”
据了解,最近,宝马宣布与阿里巴巴在中国深化战略合作,推动AI大语言模型“上车”;同时,与华为深化合作,深度融合鸿蒙生态,打造无缝衔接的全场景智能体验。在动力电池领域,宝马与宁德时代携手共同推进大圆柱电池量产,并将应用于新世代车型。
齐普策所言:“要在全球市场成功,我们不仅要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产品,更要在每一个本土市场深耕厚植。”
相关文章:
上海车展|阿维塔总裁陈卓:高阶智驾比拼加速进入下半场,成为品牌高端化的关键04-26
“百年底蕴”遇上“智能科技” 跨国车企演绎“中国加速度”04-26
华润啤酒2024年营收净利双降 2子公司被罚年报未披露04-25
央行行长:中国金融体系保持稳健 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04-25
以产业向新助力经济向好(评论员观察)——进一步巩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③04-25
河南多地开展涉台宣传教育活动04-25
美军部署B1-B轰炸机至日本,朝鲜发声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