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暂别舞台8个月,“振翅”角逐梅花奖,朱洁静:张开双臂的那一刻,我活过来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1 10:26:00    

飞过人生至暗时刻,暂别舞台8个月,“鹮仙”再度展翅,尽管绯红色的羽翼下伤疤隐隐作痛,但朱洁静说:“站在舞台张开双臂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活过来了。”作为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参评演员,朱洁静将领衔上海歌舞团原创舞剧《朱鹮》于今晚亮相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都说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磨一剑,亮剑就在此时。”朱洁静说,“我不想把它仅仅当作一场比赛,艺术不是这样衡量的。于我,就是全身心投入地跳舞,给自己一个交代、一个拥抱、一份信心。相信舞台可以拯救每一个生命,治愈每个脆弱的时刻。我要做的,就是抛下所有纷杂思绪,去触摸艺术至高的忘我境界,剩下一切交给舞台。”

“舞蹈改变世界”

舞剧《朱鹮》的创排,契机源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这是一个关于濒危鸟类如何从近乎灭绝又失而复得的故事。该剧自2014年首演至今,逾10年来累计演出四百余场,朱洁静说:“这样一部跨越10年的老舞剧,依旧在中国的舞台鲜活地存在着,它用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

时至今日,《朱鹮》的足迹已走遍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90个剧场;4次出访日本巡演、场次超过135场;2018年登上美国林肯艺术中心以及博贺中心的舞台,受到热烈的赞誉。就在不久前,《朱鹮》刚刚完成在日本为期两个月共55场演出。

《朱鹮》首度赴日演出时,让朱洁静最感动的一幕是在巡演最后一场,观众席的最后一排拉起一道横幅“中日友好万古长青”。而此次日本巡演收官场“昨日重现”,在团长王延的朋友圈里有一张照片,记录的正是观众席最后一排的横幅,还是那句“中日友好万古长青”。

曾经,朱洁静觉得:“《朱鹮》就是一部舞剧,我就是一个舞蹈演员,舞蹈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只要刻苦训练,每天以最好状态去演出就行了。”但相隔十年,再看到这象征友谊的横幅挂起来时,她突然相信:“舞蹈可以改变世界。它拥有直抵人心的力量,这份力量可以跨越国界,扎根到陌生人的心里。”

“舞台向我招手”

时隔8个月,重新回归,登上“梅花奖”的舞台,朱洁静有种“向死而生”“失而复得”的喜悦和豁达。经历了人生的暴风雨,大病初愈后再跳《朱鹮》,她感慨万千:“真的,在得到坏消息的那一刻,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该不会不能跳舞了吧。”

手术恢复期,她把自己“扔”进剧场,看各种各样的剧:“既然不能跳,就先业务学习。”然而,每当目光望向那方舞台,内心就有一份难以压抑的悸动,“我总觉得,舞台在向我招手,它在唤我回去。”

重新站上舞台跳《朱鹮》,朱洁静说:“我最大的底气来自老同学、老搭档王佳俊。”记得舞剧创排之初,导演对双人舞只有一个要求——必须要让朱鹮足够轻盈,轻盈到她的脚不能“落地”,轻盈到人们真的相信这是一只能展翅高飞的吉祥鸟。

身姿再纤细轻盈,也不能真的飞起来,所以那份飘逸感就只能来自王佳俊的托举和自身的暗暗用力。朱洁静说:“佳俊给我的安全感已经超越了舞蹈,那是一种人和人的磁场连接。我们见证彼此成长,是可以互相信任、交付的伙伴。舞台上,只要他在,我哪怕闭着眼睛倒下去也不害怕,他永远会托住我。”

新的使命和价值

演出前两天全剧联排,朱洁静又回到了熟悉的排练厅,大家纷纷围拢上来诉说思念。她跳“鹮仙”,女孩子排排坐地上,托着下巴,眼神中有期待、有向往、有热爱。她说:“我的成长、成熟、成就,都离不开团队、老师和伙伴,他们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托举着我。也正是一代又一代的舞蹈人接力,才让舞剧有了今天的新气象。”未来,我也要成为一双托举的手。如今我找到了新的使命和价值,既然我当了一名舞蹈演员,我就是要来干这事的,我也希望把这事干到底,干得漂亮。”

相关文章:

暂别舞台8个月,“振翅”角逐梅花奖,朱洁静:张开双臂的那一刻,我活过来了05-11

机器人音乐会闪亮天河机场04-16

南阳人文丨一对拐杖,一把吉他,一颗热爱音乐的心 歌手苏楠——魅力南阳,我愿歌之!04-14

邓紫棋沈阳演唱会,刚刚官宣!04-09

4月7日上海之春演出日历04-06

桥南社区:免费教学暖人心 舞动民族团结情04-03

国风博主跃入“投喂”古代艺术家?《清明奇妙游》超有料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