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博格达峰下探访绿能脉动——乌昌记者共同见证沙漠“光伏瀚海”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0 10:39:00    

7月9日拍摄的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中占地3000余亩的华电米东区50万千瓦光伏项目(无人机照片)。(记者陈岩摄)

新疆网讯(记者贾梦妍)7月9日,“博格达峰见证”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昌两地全媒体联动大型采访活动走进米东区,探访位于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的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用镜头和笔触记录下这片沙漠中崛起的绿色奇迹——“光伏海”。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持续推动风光资源潜力释放和优势转化,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实现新能源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其中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总面积约103万亩,规划建设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目前共有9个光伏项目待建成并网,总装机容量达1175万千瓦。

当日,由乌鲁木齐晚报社(乌鲁木齐晚报集团)、乌鲁木齐广播电视台(乌鲁木齐广播电视集团)、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组成的采访团,深入华电米东区光伏项目现场,了解其并网发电及在建项目。

烈日下的北部沙漠光伏基地,黄沙与蓝天交界处,3000余亩的光伏板阵列如波浪般起伏,折射出耀眼的蓝光。华电米东区50万千瓦光伏项目就坐落于此,并于2024年9月28日成功并网发电。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选用575Wp的N型双面双玻单晶硅组件,共安装104万块,容配比为1.21;采用逆变升压一体机并网方案,并新建一座220kV升压汇集站。目前,这些光伏板产生的绿色电力,正源源不断地输往甘泉堡经开区。

“项目施工中,我们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最大程度减少扰动,同步开展草原植被修复与生态治理工作。”华电米东区50万千瓦光伏项目部副主任刘宝介绍。

驱车驶向沙漠更深处,“光伏海”连绵不绝,望不到尽头。

“很震撼!难以想象在沙漠中架设如此规模的光伏板,建设者必定克服了重重困难。如今的成效,有目共睹。”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马菲阳感叹道。

在这片广袤的沙漠中,除了浩瀚的光伏板阵,还矗立着一排排“超级充电宝”——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的储能项目,位于基地东北部。

随着光伏项目的推进,配套储能也迎来发展机遇。大规模光伏装机需要可靠的储能系统来保障电力稳定输出、顺畅并网及高效利用。

刘宝说,该储能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储存11.4亿度电,在用电高峰期释放10.4亿度电,堪称高效的“电力调节器”。“不仅如此,它还能帮助米东区北部沙漠光伏基地降低3.46%的弃光率,让每一度光伏电力物尽其用。”

米东区的光伏热潮,是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中绿色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缩影。200公里外,昌吉州木垒县同样矗立着连绵的光伏矩阵。两地光伏产业地理相连,“如同博格达峰连接乌昌,我们的绿色能源产业也山水相依。”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张佳煜在采访手记中写道。

“过去说新疆‘风光好’,是指资源禀赋;如今,‘风光’已成实实在在的产业。”米东区发改委党组书记沈骞说,“我们将紧抓‘双碳’机遇,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米东区北部沙漠资源优势,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绿色电力开发带动关联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能源+关联产业’协同共进的新格局。”

夕阳西下,金黄沙漠中的深蓝“光伏海”持续输送着清洁电力。这片蓝色海洋不仅重塑了沙漠的景观,更照亮了乌鲁木齐市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实施、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稳定优质绿电支撑的未来。



相关文章: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科技视点)07-11

参加无人机培训“包就业”?警惕!有人被骗上万元07-11

著名画家君寿携手两岸青年共绘《归家图》笔墨传情寄团圆07-11

新能源出海波折不断,光伏、储能或迎来命运“分水岭”07-10

博格达峰下探访绿能脉动——乌昌记者共同见证沙漠“光伏瀚海”07-10

太火爆!上海海关加入大战!抓不完根本抓不完…07-08

锚定“双过半” 冲刺“全年红” 渭城区重点项目建设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07-06

内蒙古首批名单出炉→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