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义乌商家眼中的美国关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3 08:58:00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原题:一个中国贸易城眼中的美国关税 几乎任何美国商店或家庭都有中国制造的商品,但我从未想过自己能够参观如此大的贸易城。义乌国际商贸城是个大型批发市场,是数百万中国制造商品的集散地。这里是美国商店或家中常见小商品的来源地,比如发夹、塑料玩具、锅碗瓢盆等。这些产品均由义乌附近地区的工厂生产,再运来义乌,然后很快被发往世界各地。义乌市场值得探索,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中国商人是如何应对美国关税的。
王楠(音)在义乌的市场里经营批发商店。店里墙上挂着铁锹、锯子、水平仪等,基本上你能在五金店找到的金属制品这里都有。她说:“2000年我就来到义乌,看到很多以前从未见过的商品,就不想离开了。”王楠最初从事印刷业,后来亲戚制造五金产品,她便成了五金产品经销商,如今业务遍布全球。说话期间,有两名来自塞内加尔的男子进来下订单,他们订购的许多产品都销往纽约市郊的一家公司。
王楠想把生意传给25岁的女儿,后者经常去美国得州和其他地方参加贸易展或会见潜在客户。这位母亲说,在义乌,妇女能撑起“大半边天”。
即使美国加征关税,王依然期待在美国销售更多工具产品。她说,美国客户需要工具,愿意多付一点钱。她的目标是改进包装,而非降低价格。
妮可·张销售发夹和爪夹,她和丈夫2011年开始经营这家店。有一个装满产品的仓库,还拥有自己的工厂。张女士说,美国客户提出要她分担一半的关税。她正试着和对方协商,“也许可以拿出2%或3%的利润分担关税。”
我们开车去了义乌附近的一家工厂,见到了33岁的老板曾浩(音)。去年,他购买了20台3D打印机,开始生产塑料玩具,接着他用赚来的钱买了更多打印机。如今,他的4000台打印机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运转。他说:“我现在有了人生目标。我确实想在这个领域拓展业务。”
曾浩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包括美国。有美国客户要求他承担一半新关税,他同意了。他说:“成本增加了,我就会相应地提高价格,没什么大不了的。”在中国经济活动中,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正在拼搏。(作者史蒂夫·英斯基普,刘长煌译)

相关文章:

美财长说乌克兰代表团最早或于本周末访美04-03

美国宣布“对等关税” 市场赶忙避险04-03

韩国代总统:全球关税战迫在眉睫04-03

“甲亢哥”到底有什么魔力? | 柚子态度04-03

冰风暴致北美遭遇“停电潮” 专家解读:温带气旋为何会引发冻雨?04-03

特朗普“对等关税”10%起步,从20%至49%04-03

特朗普“对等关税”图表:中国、欧盟、日本等面临20%至36%的关税04-03

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