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周明飞:社区医院的大梦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10:50:00    

初春,南京的梧桐树开始抽出新芽,在城南的梧桐树影下,坐落着一所以人文关怀和特色医疗闻名的基层医疗机构——南京小行医院(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不仅是患者与疾病抗争的战场,更是一处承载希望与温暖的港湾。从基本医疗的深耕到安宁疗护的温情,再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守护,小行医院用专业与温度,织就了一张守护健康之网。

一年之计在于春,对小行医院院长、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周明飞来说,2025年,又是忙碌的一年。周明飞说:“今年,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建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中心并争取投入使用,还要继续将小行安宁疗护这个品牌继续发扬光大。”

深耕基本医疗

1990年,周明飞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小行医院前身南京药械厂职工医院工作,2003年,医院更名为南京小行医院,2008年,转型为赛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面向社区居民服务。从职工医院转型为社区医院,从“铁饭碗”转为直面市场,周明飞说:“小行医院每一步的发展,都凝聚了所有人的努力与付出。”

作为立足于社区的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是基础,这是医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周明飞很清楚地认识到,看不好病的医院,患者不会来,特别对于小行医院这样的社会办医院来说,必须将基础医疗和基本公卫做好。

2003年刚更名面向市场时,小行医院仅有不到30人的医护队伍,设备少,医疗水平不足,患者少,只能看一些小病。为了生存与发展,医院主动下沉社区,在健康科普、上门服务、治病诊疗的过程中了解居民需求,针对居民有需求但医院不足之处,从寻求主管部门支持、扩充场地、引进人才、添置设备、创建特色科室、寻求医联体专家帮扶等多个环节入手,不断提升诊疗水平和医生技能。

中医非常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同时,基层群众对中医也有极大的需求。周明飞说,该院投入资源大力发展中医科,取得了显著成效。中医康复科开展艾灸、刮痧、火针、食疗、汗蒸等技术,辅以中医养生、中医治未病等多种疗法,深受社区居民欢迎,很多患者都是通过老患者介绍而来。针灸科从4张床位扩充至32张床位,服务能力在南京基层医院中首屈一指。中医康复科与针灸科也双双被评为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

基层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江苏大力推动医联体建设,小行医院分别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南京脑科医院等三甲医院建立了医联体,每天都有三甲医院专家到医院坐诊、教学查房以及定期的学术讲座,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

周明飞说:“我们的机制比较灵活,看准一个方向,能够集中力量和资源去做,我也非常鼓励大家去尝试,开展一些富有自身特色的服务,比如医院营养科的减重门诊,就办得有声有色,吸引很多想科学减重的居民前来。”

经过不懈努力,小行医院目前已有医护人员200多名,其中高级职称25人,除中医康复科、针灸科,还有安宁疗护(临终关怀)、肿瘤科(光动力治疗)、儿科、消化内科等4个南京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每年门诊20多万人次住院近2000人次。

安宁疗护的温情

安宁疗护,指的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实现逝者安详、生者安宁。由于种种原因,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医院并不多,社区医院更是少之又少。周明飞介绍:“在做好基础医疗的同时,2016年,我们针对老龄化的趋势,在院内开设养老院、开展医养融合服务,并探索建立社区临终关怀病房,将临终关怀与医养融合结合,是省内最早开展此类服务的社区医院”。

时间回到2015年,因企业危旧房改造,小行医院需拆除原地重建升级,趁着这个时机,周明飞希望能在医疗之外做一些有特色、有意义的事。“基层医院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健康需求,当时国内老龄化趋势已经显现,想来想去,我觉得养老与临终关怀服务是当时基层医疗机构的空白,我们可以做。”周明飞介绍:“我是全科医生,我越想越觉得养老、安宁疗护值得做,它们不仅关注人们的身体(生理),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家庭和社会关系,子女或者主要照护者的态度,这和全科的理念完全一致也体现了全科的最高水平。”

2016年,医院新楼投入使用,周明飞在院内开设了医养融合机构“南京和怡老年照护中心”,设置床位48张,收住有医疗需求的养老人群,同时开设安宁疗护病房,床位与照护中心共享。照护中心和安宁疗护病区属两个机构,由一个医护团队提供服务,患者可在中心内转介,省却了转院的时间与精力,也为患者与家属带来了便利。

医院内的书香茶吧

屋顶花园——春在园

在安宁疗护病区,入目皆为暖色调,温暖平和,病区外设置了书香茶吧和小花园,小花园里的花是患者种下的,寄托希望和美好。平日里,患者可以到茶吧看看书练练字,也可以到小花园散散步晒晒太阳,和心理医生、护士聊聊天。

周明飞说,中国人讲究善始善终,“善始”做得好,而“善终”做的人少。社区医院是贴近老百姓的地方,可以承接这个重任,做好临终关怀。开展安宁疗护近10年,在这里,1000余位终末期患者体面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目前,小行医院安宁疗护服务已颇具规模,并形成了自身的标准与模式,不仅在患者群体中具有影响力,吸引了众多同行、业内人士前来参观。医院还参与了南京市安宁疗护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周明飞本人也担任南京医学会安宁疗护分会副主任委员,是唯一来自基层医院的副主委。

临终关怀需要很高的护理水平,尤其是晚期肿瘤患者有很多症状,比如疼痛、胸腹水、淋巴水肿、营养不良,还有各种管道的维护,除了身体的护理,心理护理也很重要。这些对于医护的高要求,也成为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水平提升的抓手。周明飞表示:“从经济成本来说,安宁疗护入不敷出,但支持安宁疗护需要很多科室的配合,比如中医、营养、肿瘤、心理等,这些科室在安宁疗护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得到了发展与提高,使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上了一个台阶。”2025年,周明飞计划分批对院内所有医护人员开展系统性的安宁疗护培训,让每个人都了解安宁疗护理念,也都能参与进来。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周明飞常用“赛虹有三宝,中医、肿瘤和养老”来介绍小行医院,“我们正在推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中心的建设项目,或许很快,小行医院将从‘三宝’升级到‘四宝’。”

2017年,小行医院引进了一名儿童心理方面的医生。周明飞说:“当时引进儿童心理医生一方面是我们已经开设了一个心理工作室,需要专业心理医生的支撑,另一方面,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社区医院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服务能够实现就近早期预警、早期干预,起到大医院的补充作用。”

起步之初,儿童心理健康中心常常一个月也没几个人前来。“社区医院有必要搞心理科室吗?又能搞好吗?”一些人对此有些疑问。面对疑问,周明飞有自己的坚持与认知:“我觉得,这是社区医院的方向之一,对我来说,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和有意义,人一生中能做有意义的事的机会不多,既然遇到了,那就要好好去做。”不论如何,周明飞决定继续做下去,渐渐有了起色。2019年下半年,在南京脑科医院“柯晓燕团队工作站”支持下,医院心理健康中心与雨花台区教育局协同建设学生心理健康“医教协同”项目,对区内中小学心理健康开展筛查评估、教师培训、家长讲座、危机干预,建立“预防、预警、干预、预案”的“四预体系”,形成“学校·家庭·医院”三方协同的心理服务机制,为心理危机学生提供评估、诊断、咨询、治疗、康复服务。

2024年,在“医教协同”项目开展的第四年,南京市教育局授予小行医院心理健康中心“南京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中心暨医教协同研究中心(雨花台区实验基地)”的称号。为了提升服务能力,小行医院在赛虹桥街道支持下,社区免费把近1300平方米的场地给了医院,精心打造“心雨花开”心理健康学习中心暨医教协同中心。在规划中,中心分为六大功能区,包括远程评估督导中心、心理培训辅导中心、心理健康诊疗中心、神经功能调控中心、青少年社区教育中心、中医心身调理中心,完善高风险学生的医教协同的干预机制和模式;帮助因心理问题休学或长期不能正常上学的青少年,促进他们心理康复和健康发展,提升适应能力。目前,学习中心正在加紧建设,争取2025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届时,我们赛虹就有‘四宝’了,”周明飞说。

从生理到心理,从治疗到人文,南京小行医院正用自己的方式定义基层医疗的深度与温度,它没有庞大体量,却以“精而暖”的姿态,在医疗地图上点亮独特的坐标。周明飞说:“我们将朝着整合型基层医疗机构的方向,不断探索,努力为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有温度的医疗或照护服务。”(沈伟)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学习中心效果图

校对 陶善工

相关文章:

打开孤独症干预新路径 深圳这场公益活动照亮星娃前行之路04-03

规范家庭病床服务 让居家患者更有“医”靠04-03

有一种肚子痛叫“黄体破裂” 年轻女性要注意04-03

免签政策助力文旅经济焕发新活力 一季度江苏口岸出入境流量显著攀升04-02

助力孤独症群体融入社区 “蓝色行动”覆盖全国262个城市04-02

生命最后一程的星光:当白裙子与镇痛泵共写尊严答卷04-02

在虹口,“星星的孩子”不孤单!04-02

健康中国看山西:省人民医院营养科开展适宜性技术下基层推广县级人才培养项目系列活动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