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王聪
近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教育实践课在建德市校园掀起热潮。由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建德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建德市教育局协办的杭州市科协“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系列活动,先后走进建德市更楼小学、建德市梅城中心小学、建德市明镜小学、建德市寿昌镇第一小学和第二小学,为建德市800余名小学生带去了一场场充满创意与活力的科学实践课。此次活动通过科学教育下沉山区,探索“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提质增效的新路径,通过“送师资、送课程、送材料”的一站式服务,破解山区教育资源短板,让科学教育从“云端”落到“田间”。

在更楼小学的课堂上,“看得见的声音”实验率先点燃学生热情。当声波传感器将无形声浪转化为屏幕上的绚丽波形时,学生激动地对着声波成像仪哼唱《孤勇者》,声波应声起舞。科技制作环节中,孩子们将线圈与磁铁巧妙组合成简易录音机,当亲手组装的设备传出沙沙的录音时,教室里爆发出阵阵惊叹。

在明镜小学的课堂上,"特斯拉电弧"实验更将气氛推向高潮,随着特斯拉线圈启动,蓝紫色电弧在电极间跳跃,学生们屏息凝视这"隔空取电"的奇观。“手摇发电机”课堂上,随着线圈切割磁感线,一盏盏LED灯在孩子们手中亮起,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科学启蒙的星火悄然点亮。

在梅城中心小学的科学教室里,蒸汽机模拟实验正热火朝天进行。当酒精灯将管炉加热至沸腾,转动飞轮后,看着活塞连杆带动发电机运转,LED灯组渐次亮起。学生们惊叹道:"原来蒸汽动力是这样转化为电能的!"

在寿昌镇第一小学课堂上,电磁实验区闪耀着智慧火花。在"电磁秋千"制作环节,学生们将漆包线圈与永磁体巧妙组合,看着自制的秋千装置在磁场作用下持续摆动,纷纷为电磁感应的神奇力量鼓掌。

在寿昌镇第二小学课堂上,学生们将光敏传感器与舵机巧妙连接,制作出能自动追踪光源的“向日葵”。随着窗外阳光偏移,二十余朵向日葵齐刷刷转向,宛如跳起“科技之舞”。“成功了!我的向日葵比同桌转得快!”学生兴奋地记录实验数据。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与热情,也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后续杭州市科协“科学教育+”实践课程助力山区“双减”系列活动将陆续走进富阳、临安、淳安和桐庐等区县小学,积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努力满足学生的科学实践探索需求,让更多山区学生的科学梦想在“双减”土壤中生根发芽。
(受访者供图)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烟台市福山区30所中小学室外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