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兴隆湖畔,天府新区“立园满园”促进活动暨凤栖谷开园入驻仪式举行。作为天府新区首个都市工业示范项目,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的开园标志着天府新区对公园城市和高端制造相结合的创新探索即将由蓝图走向现实。

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是新区打造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项目占地240亩,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一期于2023年9月开工,二期建设完成46%。截至目前,项目一期厂房已签约入驻4家企业,另储备8家意向签约企业。
项目毗邻最长的城市中轴线天府大道,位于天府、双流双机场中心,邻近天府高铁站,背靠兴隆湖、坐拥凤栖谷,凭其独特区位优势,吸引众多优质企业纷至沓来。与此同时,园区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凝聚产业研发等四大功能模块,结合生态本底,打造“三生融合”的新型工业园区。不仅载体类型丰富,涵盖独栋厂房等多种配置,且各项设计达到行业前列标准,满足多元都市工业需求。

针对“工业上楼”这一新型产业模式,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立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先决条件,从“环保安全、设备载重”等工业上楼五要素出发,试点“一体化环评”,筛选适配企业。如今,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资源禀赋优势,聚焦低空经济、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打造中试熟化的试验场、成果转化的孵化园和楼宇经济的承载地,全力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并通过创新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定制招商等新模式,引导企业总部、研发、中试及轻型制造等环节向工业楼宇集中,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一体化的创新型产业生态,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创新生态,成为吸引上下游优质企业集聚的“吸铁石”、拉动天府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下一步,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将依托成渝(兴隆湖)科学中心总体布局,重点承接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校院地协同平台等战略科技力量的成果中试转化,为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聚焦特色高新产业“立园”,服务提档升级“满园”,充分利用“双向揭榜挂帅”“应用场景发布”契机,实现科研成果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

凤栖谷科技创新产业园是四川天府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筹)打造的都市工业的标杆载体,也是天府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园中园”。四川天府新区智能制造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高新区将从园区运行和产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入手,着力深化‘管委会+专业公司’运行模式,做强招商引资、产业投资、运营服务等核心职能,构建“园中园+孵化器+引导基金+社会资本+链主企业”招投联动模式;充分发挥好园区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的先发优势,瞄准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三大重点产业,深入实施‘双向揭榜挂帅’,聚焦企业成长所需和产业发展所需,全面优化园区营商环境,积极打造定制化特色化‘园中园’,推动园区功能配套、生活配套、产业配套同步提升。”
相关文章:
证监会召开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04-03
普惠金融润泽木业之都 中国银行费县支行助力木业产业高质量发展04-03
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人员权益如何保障?04-03
绘就“天府粮仓”新丰景04-03
深化“产改”进行时|打造航天工匠成长摇篮04-03
【安全生产】天富建筑产业:创新举措 打造发展亮点 实现首季开门红04-02
湖北:发挥特殊交通区位和百年工业底蕴优势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