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青春同行 续写友谊新篇章(在中国·看中国)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2:34:00    

来源:人民日报

意大利青年在比亚迪西安工厂参观。

本报记者 张丹华摄

意大利青年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内合影留念。

本报记者 张丹华摄

衢州二中学生为来访的品格瑞学校学生介绍校史。

刘惠震摄

品格瑞学校学生与衢州二中学生自拍留念。

刘惠震摄

在昆明斗南花卉市场,鲜艳绽放的蝴蝶兰。

徐 俊摄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更开放、更自信、更充满活力的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青年。他们走访不同城市,观察中国发展,增进对中国的了解,续写着青年一代新的友好故事。

在华外国留学生走进云南昆明花卉产业现代化示范园——

“对云南鲜花产业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

本报记者 杨文明

春染云岭,姹紫嫣红。近日,昆明理工大学国际学院组织来自老挝、柬埔寨、荷兰等国家的10余名留学生,来到位于云南昆明市晋宁区的云天化花匠铺花卉产业现代化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开启了一场“鲜花之旅”。

走入示范园温室内,一排排缤纷的玫瑰花一眼望不到头。“国内每10枝玫瑰花,便有7枝来自云南。”花卉销售部副部长王博介绍,示范园占地面积1500亩,鲜切花日产量可达50万枝,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基地之一。

大棚内自动加湿,水雾缓缓弥漫开来。“园区里有很多‘黑科技’。大棚会‘呼吸’,感应探头会实时监测并传输环境数据,全天候调节参数,确保植株始终处于最佳生长环境,这些先进的技术太神奇了。”老挝留学生杜妮听着技术人员的讲述,掏出手机不断拍下美丽的花朵和未曾见过的生产设备。

荷兰留学生肖朗非常珍惜这次参观机会。荷兰花卉产业发达,肖朗也曾在荷兰花卉行业工作,之所以选择来中国留学,就是想亲身了解中国花卉产业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中国不仅是世界花卉三大产区之一,也是花卉的重要消费市场。今天眼见为实,高科技的花卉大棚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接下来,他准备在中文学习上加把劲,“这样才能更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花卉市场和鲜花种植技术。”

走出温室,便听到采后处理中心传来的机器运作声。在这里,玫瑰采摘后被迅速预冷保鲜,打刺去叶后,红外成像识别系统可检测花朵开放度、枝干长度和粗细,并按等级分类,随后自动化设备完成捆扎与包装,整个过程几乎不需要人力。

驻足于自动化机器前,大家俯身凑近,细细观察,随着流水线处理步骤缓缓向前。杜妮对这一环节兴致勃勃:“我的专业是工商管理,涉及物流管理。看到产业园借助先进技术,对鲜花进行智能分级、打包,很有启发。”

同为老挝留学生的王娜丽接上话茬:“不只是包装,在这里我见到了花卉从种植到处理如何实现自动化、智能化,这些经验和技术值得我们国家学习。”

距离园区几百米,是花卉科技小院。“我们学校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结合,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实操经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王轩介绍,她和同学们长期驻扎花卉科技小院,进田间,跑生产,研究、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

“鲜花送到泰国需要多久?”“和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价格相比,出口到柬埔寨的价格会更高一些吗?”大家纷纷提问,中外年轻人你一言我一语,从鲜花的种植聊到销售,纷纷互换联系方式,约好以后继续交流。

走出园区,大家意犹未尽。“深入园区实地参观让我们对云南鲜花产业有了更加生动的认识,为我们了解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提供了宝贵机会,希望未来老中在花卉种植、保鲜、包装等方面开展更多交流合作。”杜妮表示。

(李朵朵参与采写)

美国青年访问浙江衢州——

“没想到我们学校和中国有这样深的缘分”

本报记者 刘军国

3月17日,在浙江衢州市衢州机场,10位美国师生与浙江衢州二中师生依依不舍。美国学生丹尼尔·阿尔文·拉瑙把一封手写信交给中国学生栾奕辰,“我在衢州度过了美好的5天时光,欢迎你来新泽西。”在信中,他向自己的中国新朋友发出了邀请。

这些美国师生来自美国新泽西州品格瑞学校,此次是该校师生第五次访问衢州。抵达衢州的第一站,美中师生共同来到杜立特行动纪念馆(以下简称“纪念馆”),了解让彼此结缘的一段特殊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美两国共同为和平和正义而战。日本偷袭珍珠港后,1942年,美国空军16架轰炸机奔袭日本,由于油料不足,杜立特中校等64名飞行员在中国上空弃机跳伞,中国军民奋勇救助,创造了二战史上的救援奇迹。其中51名获救的美军飞行员,在衢州休息疗伤。中国同美国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跨越历史延续至今。

2011年,衢州二中与品格瑞学校结为国际友好学校,并开始定期交流。2015年以来,美国杜立特突袭者子女协会在衢州二中建立基金,通过设立奖学金等形式鼓励中国青年继续传承美中友谊。2018年,衢州杜立特行动纪念馆正式开馆,24位杜立特突袭者后代到衢州参加开馆仪式。此后,当年获救的美国军人后代经常来到衢州,向中国人民表达敬意。

“快看!这是我们的著名校友威廉·哈尔西!”在纪念馆内,美国学生维纳夫·德文·沙阿指着其中一张照片激动地喊起来。原来,杜立特行动的海军舰队总指挥威廉·哈尔西正是品格瑞学校的校友。这一意外发现让在场的美国师生惊喜不已,惊叹于这一奇妙的历史联结。

“没想到我们学校和中国有这样深的缘分。”沙阿说,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己在历史课上了解过这段历史,但并不了解衢州人民对美国飞行员营救和帮助的细节,杜立特行动大救援的故事让人动容。作为青年一代,他和同学们希望把这份延续80多年的美中友谊传承下去。

“衢州的秀丽风景、人们的热情友好让人难忘。”拉瑙说。徜徉在乡村油菜花田间,流连在开化县根雕博物馆里……江南的秀丽风光、衢州古城的深厚文化底蕴,给美国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几天时间,大洋两岸的青年成为了朋友,收获了友谊、理解和认同。

近年来,衢州二中与品格瑞学校师生互访互学,积极互动,不断加深对彼此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这是我第三次把美国青年带到衢州。历久弥新的友谊最珍贵,见到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在衢州的每一分钟我都感受到温暖和幸福。”品格瑞中学老师于薇薇说,“和衢州二中的师生交往多年,‘友谊传承’是我们永远的主题。”

纪念馆里,一张杜立特等美国飞行员当年在衢州的合影让品格瑞学校师生长时间驻足,他们也与衢州二中师生在纪念馆留下合影。“这次衢州行让我体会到,美中两国虽然距离遥远,但我们有着共同的珍贵记忆和深厚情谊。回到美国后,我会与家人、朋友分享这次中国之行的故事,也会继续与中国朋友保持联系,希望我们的友谊长久持续下去。”拉瑙说。

意大利青年走访陕西西安——

“守护传统与拥抱创新并不矛盾”

本报记者 张丹华

西安,13个中国王朝在此建都;罗马,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3月23日,58名意大利青年从罗马出发来到古都西安,深度探索这座古今交融的东方历史名城。

此次访学活动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来自意大利巴里理工大学、贝尔加莫大学等18所大学的58名学生参与了此次青年使者交流学习计划。其间,青年们参观了位于陕西西安市的兵马俑、钟楼、西安城墙等历史地标,亲身感受这座千年古都的厚重底蕴。

登上西安城墙,意大利青年们被这座保存完整的古代城垣深深震撼。抚摸着斑驳的墙砖,埃莉奥诺拉·纳塔利奇感叹道:“这里的每一块砖石都像是历史的书页,记录了千年的故事。”或骑行或漫步,在全长13.74公里的城墙上,青年们且走且停,不时驻足观赏箭楼、角楼的精巧设计,俯瞰古代建筑与现代都市的巧妙融合。

“在意大利,我们也有古罗马城墙的遗迹,不过西安城墙更完整。”赛琳娜·钦奎帕尔米说。途中,一位西安本地老人主动为他们讲述明代城墙的防御体系,中国古人用糯米灰浆黏合砖石的智慧引得意大利青年们连连赞叹。

埃马努埃莱·桑乔尔吉奥感慨:“这里不仅是防御工事,更是活着的文化符号。就像罗马斗兽场一样,它们不再用于战争或竞技,而是成为历史的见证。意中两国虽相隔万里,但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们应该共同做好历史遗迹的保护。”

在西安期间,意大利青年还走访了比亚迪西安工厂、西安华为研究所、隆基绿能公司等地,感受这座城市的科技创新力。比亚迪西安工厂生产线上,机械臂上下翻动,精准完成焊装;华为展示了其最新发布的智能手机,强大的长焦计算摄影技术,吸引了众多青年上手体验;隆基绿能公司制造的光伏发电装置所阐释的环保理念,让青年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工作人员只需监控系统参数,大部分流程由机器人完成,这种智能化水平远超我的想象!”洛伦佐·科蒂忍不住拿出手机,频频拍摄比亚迪全自动生产线,“中国在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让人印象深刻,这也让我对意大利与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合作充满期待。”

在古老城墙感受悠久历史,在高科技企业感受创新活力,西安之旅为意大利青年们带来许多思索。纳塔利奇感慨:“在西安的见闻告诉我们,守护传统与拥抱创新并不矛盾。”包括她在内的许多年轻人已经开始计划下次的中国之行。

“此行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次面向未来合作的启蒙,期待两国青年共同书写新的文明交流、合作共赢的故事。”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孙中国说。

相关文章:

美国警方称宾州州长官邸遭纵火04-14

吴说本周宏观指标与分析:欧洲央行利率决议、鲍威尔讲话04-14

日本人大幅抛售美国国债?自民党高官表态04-13

逾5000名“斯巴达勇士”激战临港滨水活力区04-13

除了矿产 美国政府又盯上了乌克兰的天然气输送管道控制权04-13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宣传片重磅发布!04-13

南京艺术学院苏州研究院启用04-13

西安这条路将封闭施工!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