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程是培智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能得到充分发展,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后特色课程,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

走进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校园中,远远便能听到一阵阵充满活力的音乐声。原来是学生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学习打击乐器课程。他们手持鼓棒,在架子鼓前专注地演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学生们认真的小脸上洋溢着自信与快乐。

在合唱教室内,学生们正齐声演绎着《世界赠予我的》曲目,他们以清澈纯净的嗓音颂扬世界,画面使人不由得为之动容。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在音乐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他们的专注力、肢体协调能力和艺术创造力,极大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 义务教育阶段教务处副主任 安静:“基于学校自身特点,老师们充分发掘和整合学校、社会资源,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教育需求和发展规划开发了21个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建立了由基础课程、康复训练课程、兴趣课程、技能课程组成的四位一体的丰富多彩、结构多元化的学科交叉和领域互补的课程结构体系,满足了各类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


据了解,锡林浩特市特殊教育学校以学生兴趣、就业和康复为导向,打造了创客机器人、管乐、计算机、乐高、舞蹈、蒙氏、陶艺、旱地冰壶、运动、感统、汽车美容、人工智能等特色课程,其中还包含具有北疆文化特色的民族工艺、沙嘎、沙画等。这些课程紧密贴合学生身心特点与成长需求,为他们开启一扇通往多彩世界的知识之窗,让每一位特殊学生都能在兴趣探索中挖掘潜能,绽放独特光芒。

其中创客机器人小组、美术小组、艺术团、体育代表队曾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通过将课程效果落实到学生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上,充分体现了课程的实效性。

特色课程的开展,是锡林浩特市在特殊教育领域探索的新起点。今后,锡林浩特市将持续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度融合思政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记者:刘志浩 实习记者:郝雨
相关文章:
狮山实验学校奏响艺术最强音,展示“红色气质”美育成果,打造红色美育实践基地04-25
石榴花开映锡林|锡林浩特:开展多元化特色课程 助特殊儿童全面成长04-25
云南将投入1亿元补贴 开展免费洗车、旅途增值等消费惠民活动04-25
“交流互鉴,美美与共”!育才三小奏响教育国际化“美育华章”04-22
哈佛大学起诉美政府 美教育部重启贷款追缴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