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酒店“照骗”,关乎行业信誉和消费者权益。图/新华社
大床房的床还没沙发大!
据《法治日报》报道,近日,多地网友控诉线上预订酒店遭遇“照骗”事件:有人花千元预订海景房,推门发现内部照片竟全是渲染图;预订大床房,进门发现“这床还没我家沙发大”……更离谱的是,有消费者要求退房竟被索要违约金,关于“酒店房型不符退房却被收取80%违约金”的新闻,还上了热搜。
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上预订酒店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然而,许多消费者在满怀期待地入住后,却发现酒店与预订平台上展示的华丽图片和诱人描述大相径庭。这种现象,被戏称为酒店“照骗”或“货不对板”。这让不少消费者花钱又堵心,大呼上当。
谁能想到,原本流行于社交网站“照骗”,居然堂而皇之登上线上预订平台成为酒店“照骗”。从报道看,这并非偶发个案——从房型到卫生,从夸大床的尺寸到虚构“海景房”“温泉浴池”等设施。可以说,范围之广、程度之深,令人瞠目。
而当这样的“照骗”用于商品服务交易时,酒店不仅违背了诚信原则,更已涉嫌虚假宣传,严重误导消费者,违反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子商务法等多项法律法规,又岂是酒店辩称“宣传图片只是艺术效果”,就能轻飘飘遮掩脱责的。
当前,旅游旺季即将到来,亟须针对酒店这样的“照骗”行为进行整治,好让消费者在线上预订酒店时不再担心“开盲盒”。
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拿着一部手机就能实现“说走就走”,为人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由于无法实际接触商品和服务,消费者更多只能依赖平台展示来获取相关信息。当酒店刻意利用信息不对称、甚至是虚假信息来蒙骗消费者时,平台若一味放任,则无异于与虎谋皮,难逃连带责任。
毋庸赘言,获得真实、全面的酒店房型信息,是消费者的基本权利。而当线上预订平台“照骗”泛滥,不仅表明给房间设施“美颜”已经成了酒店行业心照不宣的营销手段,也说明平台审核存在严重漏洞。长此以往,利益受损的不只是消费者,势必会影响酒店信誉乃至行业形象,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因此,对这样的商家和平台,监管部门也不能手软,对因“照骗”被消费者投诉较多的酒店,不妨进行调查,如属实则给予降级、“摘帽”等处罚。与此同时,加强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强酒店评论区的巡查,主动发现相关线索,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这些酒店敢公然造假,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普通消费者维权并不容易。通过报道可知,在具体案件中,消费者虽然一眼戳穿了“照骗”,但要证明“照骗”却难度不小——不仅要证明酒店宣传图片与实际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还需证明这种差异直接导致自己决策错误。
而这一点,对于拥有丰富的数据资源和技术手段的平台,并不难做到。无论从维护平台信誉还是构建公平的交易环境而言,都应当为消费者维权提供有力支持,并简化投诉处理流程,建立相关救济渠道。
当然,技术可用于造假,也能更好展现客观现实。平台不应仅限于事后补救,更需健全机制,确保消费者“所见即所得”。比如,平台可以鼓励酒店借鉴二手房平台技术手段,开通“VR实景看房”等功能,让消费者下单之前就能够全面查看、了解酒店房间细节。对于开通这一功能酒店,平台可给予一定的流量倾斜。
总之,及时整治酒店“照骗”行为,不仅是维护酒店行业信誉、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之举,更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体验的关键所在,还能为数字经济的长远发展营造良好市场环境。消费者能够随时放心开启“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才有旅游业的持续繁荣。
编辑 / 何睿
校对 / 吴兴发
相关文章:
报告称小米手机3月激活量力压华为苹果等居中国第一!雷军时隔9天再次发声:感谢大家支持04-15
美团正式发布独立品牌“美团闪购”,此前非餐即时零售日单量已超1800万04-15
美团正式发布独立品牌“美团闪购”,下单后平均30分钟送达04-15
“刷刷牙就能瘦”,为啥有人信?04-15
美团:开设外贸企业绿色通道04-13